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兆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穆麟茹说。
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LNG进口主要来自卡塔尔、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合同气,还有也门、俄罗斯和尼日利亚等国的进口现货。
中国海油以总价值194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全部股权,成为2012年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收购项目。2012年前三季度,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我国经济减速影响,国内石油市场复杂多变,油价频繁震荡,消费增速回落,给石油石化产业带来一系列困难,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多项经济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调减和下滑。第三季度增速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环比回落5.9个百分点。国家开发银行与加纳签署天然气贷款协议。全国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已升至年57万吨,高于世界年52万吨的平均水平。
从趋势上看,延续了上年的低位盘整态势。但中国石油2012年在伊拉克鲁迈拉、哈法亚和艾哈代布石油项目上取得快速进展,有效弥补苏丹项目的产量欠缺。这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加拿大石油产量居世界第六位,排在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国、中国和伊朗之后。
加拿大正计划加大对油砂和页岩油等资源的开发,因此不久可能跻身世界第四或第三大石油生产国。格林说,能源生产商每年以税金等多种形式向地方政府支付约190亿加元(约合186亿美元)。随着石油和铀矿开采量的增加和更多水电设施的建设,地方政府这笔收入必将逐年增加。2011年,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940亿加元(约合920亿美元),整个能源产业创造了超过66万个就业岗位。
研究报告作者之一的格林说,加拿大能源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巨大。报告提出,加拿大的能源产量远超需求,未来大部分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等能源产品将用于出口
为了能使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变动及时跟上国际油价的波动,《蓝皮书》指出,2013年国家将进一步研究和制定油价形成机制的改革方案,使其定价机制更加灵活,油价也进入了该涨就涨、该降就降的成熟期。《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是目前我国唯一一部全面分析和研究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展望的报告,由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和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完成,按年度向全社会公开出版发行。此外,2013年,中国海油成功收购尼克森后将大量增加海外油气产量,中国企业海外油气权益产量有望突破1亿吨油当量。《蓝皮书》指出,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受中国宏观经济及油气产业政策影响,中国石油消费增速各种指标出现了少见的复杂情况。
由于经济转型、节能减排等政策驱动,天然气消费量继续大幅增长,全年表观消费量达1445亿立方米,增长12.8%,远高于原油、成品油消费增长幅度。油气进出口方面,2012年中国原油与天然气进口量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6.4%,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26.2%。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76亿吨,增长5.2%。由于炼油能力急剧扩张,中国的成品油出口将进一步增加。
2012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达到4.76亿吨,比上年增长5%。2012年,中国海外油气权益产量首次突破9000万吨,比上年增长3%。
美国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全球持续低迷的经济增长或将对国际油价形成打压,并为中国原油进口提供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或达到58%。会上,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彭元正指出,2013年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与增速放缓,全球石油需求不会明显增加,天然气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进一步增加。
《蓝皮书》强调,2013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速将持续放缓,天然气消费量仍将保持大幅增长,同时,中国企业海外油气权益产量有望突破1亿吨油当量。《蓝皮书》由此判断,2013年由于中国经济转型将更加深化,单位GDP能耗将进一步降低,石油消费量增速将继续放缓,天然气消费量仍将保持大幅增长,油价波动次数增多会面临多次调整。在国际油价难以大跌的前提下,如果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得不到缓解,油价会时有上涨。3月22日,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发布《2013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油气田工程技术取得了明显进步,油服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凭借成本优势,中国逐渐成为油气工程装备的采购中心由于经济转型、节能减排等政策驱动,天然气消费量继续大幅增长,全年表观消费量达1445亿立方米,增长12.8%,远高于原油、成品油消费增长幅度。
2012年,中国海外油气权益产量首次突破9000万吨,比上年增长3%。《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是目前我国唯一一部全面分析和研究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展望的报告,由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和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完成,按年度向全社会公开出版发行。
2012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达到4.76亿吨,比上年增长5%。《蓝皮书》强调,2013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速将持续放缓,天然气消费量仍将保持大幅增长,同时,中国企业海外油气权益产量有望突破1亿吨油当量。
《蓝皮书》由此判断,2013年由于中国经济转型将更加深化,单位GDP能耗将进一步降低,石油消费量增速将继续放缓,天然气消费量仍将保持大幅增长,油价波动次数增多会面临多次调整。会上,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彭元正指出,2013年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与增速放缓,全球石油需求不会明显增加,天然气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进一步增加。
油气进出口方面,2012年中国原油与天然气进口量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6.4%,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26.2%。由于炼油能力急剧扩张,中国的成品油出口将进一步增加。在国际油价难以大跌的前提下,如果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得不到缓解,油价会时有上涨。此外,2013年,中国海油成功收购尼克森后将大量增加海外油气产量,中国企业海外油气权益产量有望突破1亿吨油当量。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油气田工程技术取得了明显进步,油服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凭借成本优势,中国逐渐成为油气工程装备的采购中心。《蓝皮书》指出,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受中国宏观经济及油气产业政策影响,中国石油消费增速各种指标出现了少见的复杂情况。
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76亿吨,增长5.2%。3月22日,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发布《2013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
美国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全球持续低迷的经济增长或将对国际油价形成打压,并为中国原油进口提供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或达到58%。为了能使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变动及时跟上国际油价的波动,《蓝皮书》指出,2013年国家将进一步研究和制定油价形成机制的改革方案,使其定价机制更加灵活,油价也进入了该涨就涨、该降就降的成熟期
到2015年,争取实现新增海上石油探明储量10亿12亿吨,新增海上天然气探明储量4000亿5000亿立方米。资料显示,全球深水区最终潜在石油储量高达1000亿桶。我国将提高渤海、东海、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等海域现有油气田采收率,加大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海上油气产量达到6000万吨油当量。
保持市场敏感度,把握介入时机。对于南海深水油气的开发,IHS能源分析师表示目前进展还不明显,仍需等待看是否有大发现,深水油气开发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勘探进程。
目前已有两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作业:中海油2011年交付的海洋石油981和中海油服去年购置的南海八号。环保投入将推高成本,如何在经济效益和环保收益之间取得平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油企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政策扶持、资金补贴或引发一系列问题,反而易将产业带偏,相较之下,更倾向政府制定法规和门槛,加强监管、完善奖惩机制,倒逼企业技术升级,提高效率。
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力度,稳步推进近海油气资源开发,加强勘探开发全过程监管和风险控制。深水船舶操作、深水铺管作业等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行业亟须大量专业、有经验的人员进入。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